新闻办于2011年6月8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秘书长杨伟民和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情况,并答记者问。
[徐宪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主线,共分为六篇十三章,还附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两个名录以及20幅分析评价图和规划图。
规划对我国国土空间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概括了我国自然状况的特点,对国土空间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规划提出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一些新的理念和原则。提出六个新的开发理念,即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开发的理念、区分主体功能的理念、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的理念、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提供生态产品的理念。确定五个开发原则,就是优化结构、保护自然、集约开发、协调开发、陆海统筹。
规划确立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一是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构建这一格局,是在优化提升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础上,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好的区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二是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这是结合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的特点和基础,这几年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新变化提出来的,对于保障全国耕地数量质量和农产品供给安全至关重要。三是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这一战略把国家生态安全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发展内涵,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开发理念,对于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持必要的“净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规划明确了国家层面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阐述了国家层面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开发管制原则。同时规划还明确了能源、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框架。
规划还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提出了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分别阐述了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民族、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方向和措施,提出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